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聚焦言语实践活动 提升积极语用的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聚焦言语实践活动 提升积极语用的策略研究 > 他山之石

关注言语形式,生成言语智慧

来源: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纪静  发布人:裴毓  发布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

关注言语形式,生成言语智慧

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纪静

 【摘 要】 教师应该形成“指向言语表达”的语文教学观,即语文教学应该由关注写了什么走向如何写的。也就是要着眼于言语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言语、段落、篇章的奥秘,从而激活语言,在言语实践中获得感悟力,习得发展能力,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 言语形式;言语智慧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叶圣陶曾说过“: 任何一篇课文在实际写作时,都是作者运用自己的灵感,自己的思维逐步将其编写而成。”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这一位作者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想法,如何看待事情,如何将这些故书写在人们面前。语文学习的最大奥秘就是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以及表现手法上。语文教学应该由写了什么走向怎么写的,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关注和探究言语的表达形式,从而把握语文的奥秘。但是在当前开展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学任务或者是教学目标,都让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挖掘,以及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上。对语言式和表现手法却有所忽视。那么品味哪些言语形式?怎样品味?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案例进行梳理。

一、品析词语,体会语言表达的绝妙和贴切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任何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句子,往往是通过句子中的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将其中所蕴含的全部生意凸显出来,但是这些字词的用法都是作者在写作时认真思考,甚至反复推敲进而得到的,在句子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将这些句子抓住,并且紧扣这些词,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这一句子去体会语言表达的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的效果。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时对于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中有这样一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换词的办法来理解“屹立”一词用词的准确与精妙。设计了如下教学:师:“屹立”是什么意思?

生:站立。

师: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很好。那这里的“屹立”可以换成“站立”吗?

生:不能。

师:试着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屹立”的屹是山字旁,屹立更能凸显战士们像山一样

高达、巍峨、永垂不朽。

师:能结合偏旁来理解,非常好。还有吗?

生:因为这是五壮士英勇就义前,对他们最后的光辉形象进行的描写,如果用“站立”就感觉太普通了,不能体现情况的紧急,任务的艰巨,抉择的不易,形象的光辉。“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样,用换词法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揣摩和品味,品味用词的精妙,让人物的形象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真实可感地立起来了,同时也品悟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品析句子,探究语言表达的巧妙和规律

被选入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无论是该语言合乎人们在实际应用时的想法,或者是基于原著经过了作者不断地加工与提炼的。很多教师在实际使用教材时都可以发现,每一篇教材都拥有独特的表达特色,或者是拥有某一种规律性的语言教学,这些语言方式的表达都是在引导学生如何在写作时找到写作的技巧。以《桥》这一文为例,文中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老支书打动了读者,作者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值得鉴赏。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时,教师会问学生:“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一共有多少字?”而学生在听到这样的问话时,准确地回答道:“一共有五句话,66 个字。”在得到这样的答案后,教师则问:“这样的描写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急促、混乱。

师:是呀,五句话就是五个画面。短短的 60 多个字,将“醒来、起床、逃生、危险、折回”这五幅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们的眼前迅速地切换:从床到人,从人到水,又从水到人,房内房外,洪水滔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呢?

生 1:因为这样更能突出洪水的迅疾和人们的惊慌。

生 2: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更加快速突出情况的危险性。

师: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危险形势下,如果还把人们的表现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生:就不能营造出紧张、混乱的局面,给人以压迫和窒息的感觉。笔者通过将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手法与电影镜头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读悟结合,力求探究“言语形式”的巧妙之

处。对学生今后进行类似的场面描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品析标点,鉴赏表达之韵

标点符号对于语言的应用同样十分重要,标点符号是教材中每一篇文章言语形式的特殊组成部分。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由此可见标点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标点是特殊情感的一种表达载体,但是在以往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或者是学生经常会忽视标点这一语言形式的存在。

四、品味细节,获得写作技巧

有一些课文虽然看起来相对普通,但是如果仔细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从中发现课文具有很多不同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内容,这些内容能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写作。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第二自然段有两处对爱因斯坦的外貌的描写,教学时,大多数老师会围绕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爱因斯坦不拘小节”这个问题展开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关注的是个别的词语,不能体现写人类文章的年段特点。笔者在解读本文时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外貌描写,却要分成两处来进行描写呢?原来第一处外貌描写,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冷不丁撞到了一起,所以是从近距离打量,从五官的角度来进行描写;而第二处,是两人分开后,小女孩从远处观察爱因斯坦,所以从衣着打扮上进行整体的描写。而在五官外貌的描写上,笔者还关注到,与普通文章中写人五官的表达顺序不同,文中先写胡子,再写眼睛,最后写头

发。为什么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表达呢?原来小女孩个子比爱因斯坦矮好多,当两人碰到一起,小女孩抬起头来,最先看到的就是他的胡子,然后再自下而上观察。这样的解读,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写了什么?更从远近和高低等观察角度上引导学生关注表达顺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得、习得了写作方法,这样的人物外貌教学既关注写了什么,又关注观察的视角和表达顺序,不乏文味。

五、关照全文,感悟伏笔之妙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文章开头第一段,简短而又简单,与一般写事类文章一样,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属于可以一读而过的部分。但仔细解读会发现与以往文本的不同之处,一般交代人物直接写爸爸、妈妈、托莉雅和萨沙,为何本文要详细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年纪呢?孩子们在知道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一主旨后,立即就反应过来,如果不写,我们就不知道萨沙是最弱小的了。这样一来,孩子就理解了什么叫为下文做铺垫,什么时候介绍任务可以直接写称谓,什么情况下介绍具体的人物身份要和下文相关照。于文本语言形式陌生处的提问,于与生活实际不符处的提问,这样的问题打开了孩子的思维,激发了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细读文本,深读文本,真读文本的需求,让课上遇见了更多的美好。统编教材全面推开使用的今天,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单元组织结构,要求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在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如何表达情感,如何运用一些精妙的语句和精准的写作方法,如何谋篇布局上,多做钻研和解读。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 魏光辉. 专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J].才智,201 3(06):1 57.

[2]周立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 法探索[J].学周刊,201 8(20):1 1 6- 1 1 7.

[3]卜凤琼.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 略[J].学周刊,201 9(23):29.

[4]范丽萍.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 考[J].学周刊,201 8(1 9).

[5]曹荷青.小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现状分析[J].小学数学 教育,201 7(23).

[6]于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 科技,201 9(04).

[7]胡智华.对如何促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 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 8(06)

[8]陈文明.对如何促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 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 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