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核心素养本真课堂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核心素养本真课堂实践研究 > 研究总结

多渠道延伸,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庄卫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庄卫娟  发布时间:2018-01-04  浏览次数:
 

多渠道延伸,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生受到自身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限制,阅读面和思维空间狭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搜集一些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小学生有他们独特的视野,然而他们的词句表达水平低,这与他们的阅读面狭窄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从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方面入手,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这样要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也不并难。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更多地搜集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丰富课堂内容,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强调的就是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在对教材进行扩充的时候,首先要重申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只有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吻合口径,扩充的材料才会被学生理解和尊重。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讲授语的策略时指出:“倾筐倒箧容易,画龙点睛艰难。”即我们不能把和教材相关的所有资料不加选择、不分重点地全部讲出来,要善于寻找最能表现主人公形象、最能帮助学生理解中心的材料进行扩充,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就像“点睛”之龙一样自由腾飞,吸引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效果。在讲授《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让学生做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西双版纳的其他景色。学生们通过搜集,饶有兴趣地扮演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景和民族特点,我还通过媒体让学生了解到西双版纳的更多的知识。学生在细细的品读中,他们的视野拓宽了。

2、丰富课外活动,鼓励参与,体验阅读的成功和愉悦

学以致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进行有计划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写字活动、朗读比赛、故事会、讨论会、演讲会、改编排练课本剧等等。成就感往往能推波助澜。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在课前两分钟轮流背诵诗文,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我还经常开展朗诵比赛和世博知识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体会到阅读的成功和喜悦。为以后的阅读增添更强劲的动力。

 3、拓展阅读的空间,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文章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语文知识的积累与丰富离不开阅读,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代中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在评价体系中认识不足,培养全方位的理解能力

4、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评价,正确、恰当而艺术的评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评价应该更多地突出开放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思路地思考和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理解。特别是在朗读教学中,尤为如此。当学生读完书后,不给予评价或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说“好”与“不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概括性的评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易于朗读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开相互评价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语,甚至是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这样,每个学生都在朗读和评价中提高了语文能力,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局面就会逐渐形成。不同的阶段,学生的阅读要求也不同,所以评价的标准也不同。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主要让学生从读音的准确和声音的响亮方面来评价同学的朗读。一年级第二学期我主要让学生从读句子的流利方面来评价同伴的朗读。二年级阶段我主要让学生评评同伴有没有读出该有的语气。在同伴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循序渐进的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的评价往往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用鼓励言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讲得很不错,不过能说得全面些会更棒!”“你今天能大胆发言,老师真替你高兴!”“你的发言很棒,让我们一起为你鼓掌!”……一句句激励的言语,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求知欲,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评价是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阶梯。

阅读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又需要环境的支持,我经常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白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同构建学习型家庭。通过家长征文、家校一本通等活动,学生的阅读习惯日趋完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工程,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朱熹有句名言说得好:“教学如扶醉人”,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扶,而不能以固定的分析和解释去代替学生的理解,语文文字的理解和解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我们在学生按照自己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生搬硬套和学生的依赖思想,给学生以拓展的空间,在面对教科书以外的文章时不再束手无策,遇到较难解释的词语时,不会因一时想不起曾背过的固定意义便不敢解释,他们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以自己的认知水平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只要我们花心思去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的阅读能力就能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