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核心素养本真课堂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核心素养本真课堂实践研究 > 主题学习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吕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吕婷  发布时间:2018-07-02  浏览次数:

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摘要:本真是自然存在的,绿色的形态。追求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数学教学。反朴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本文针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用案例的方法列举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在情境创设、探究活动、教师提问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即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启发性,数学问题。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不少数学老师挖空心思,刻意追求形式,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异常饱满。但是形式的背后透露出浮华,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数学思维少了、思考感悟少了、能力提高少了。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如何扎扎实实的教,让数学课堂更加充满“数学味”。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时下,创设教学情境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成为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实课堂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画面花花绿绿,眼花潦乱,学生看半天,都没能发现主题。

案例(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出示十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儿童公园”的精彩画面。

师:你发现了什么?

1:我发现这个儿童公园太漂亮了!里面有许多的玩具。

2:我发现了这儿有过山车。

3:还有碰碰车。

(老师分别予表扬,表扬他们的金睛火眼,真会发现问题。)

师(耐心地):还有什么新发现?

3:我发现小朋友们在玩荡秋千。

4: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师(着急地):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发现吗?

5:还有摩天轮,上面的小朋友们在和我们招手呢。

 师(有些失望):还发现了什么?

……

(十多分钟过去了,在老师“还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老师所要的“数学信息”。)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但不难看出这段教学活动明显偏离了教学目标。本来只需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的“情境”,结果由于老师的“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岔开了话题。由于老师不敢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还继续给予鼓励,任由学生发言,使数学课变味了,冲淡了教学的主旨。不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不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搜集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不能直接切入本课的核心环节,为本课学习服务。

案例(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屏幕出示情景图。

师:图上有什么动物?小猴是怎样排列的?

生:小猴是22个排的。

师:想知道小猴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办?

生:2+2+2

师:不加能看出来吗?怎么看的?

生:可以22个地数:246

师:对!既然是22个排的,我们可以这样数122232,学生跟着一起数一遍。

(屏幕上再添加兔的情景图)

师:兔有多少只?你能用加法来表示吗?

生:3+3+3+3=12

师:怎么数呢? 生:13233343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算式中数一数。

这位老师的处理是直接切入:“图上有什么动物?小猴是怎样排列的?”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图画就表示32。这样就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几个几的表象,目标明确,表面上很简单,但内涵却是丰盈的。抛弃了一些故弄玄虚,毫无价值的东西,课堂上更多体现的是扎实、有效,让一些盲目的泛化现象得到回归,充满着数学的朴实美和简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