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小语统编教材”教学工具箱”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小语统编教材”教学工具箱”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 研究成果

加强“工具箱”训练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蒋贤东  发布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

加强“工具箱”训练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武进东安实验学校  蒋贤东

摘要:"工具箱"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个语文教学的基本框架,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抓手。统编教材"工具箱"中的内容包罗万象,

"写话"中的日记、诗歌、书信、说明文、应用文等;"口语交际"中的小故事、口语交际、情景对话等。教材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了一个个"工具箱",为一线教师

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它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更好地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

更好地开展教学设计。基于此,教师要准确把握统编教材中的"工具箱",明确使用目标;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度解读文本,将教材与生活

联系起来;准确把握教学方法,做到因课而异、因人而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好统编教材中的"工具箱",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工具箱;统编教材;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中的"工具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具有工具性、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教学资源,它包括写话、口语交际、习作等单元中的工具性资

源和工具性知识。在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单元和"口语交际"单元有一部分是统一编写的,而其中的内容都可以在"工具箱"中找到。统编教材中的"工具箱"

写话、口语交际等内容整理成了一个个小单元,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又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使用这些素材,发挥其

积极作用。

一利用"工具箱",设计各种训练形式

在使用"工具箱"时要充分利用"工具箱"中的内容,设计各种训练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训练形式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

《找春天》一课的教学时,通过将"写话"中的日记、诗歌、书信等内容与写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仿写或创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是怎样的?学生从观察自然现象到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写,再到描写春天时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内化,并指导他们把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

1.重视“生活中的语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统编教材非常重视“生

活中的语文”,每一单元都有与之相关的“口语交际”,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贯穿始终。在教学中,将教材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学会写话。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练习写作从写日记做起,将日记中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或词语抄下来,并鼓励他们在班上分享自己的好词好句。学生们看到自己抄写的好词好句被大家传阅后,更加坚定了写日记的决心。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利用“观察与想象”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快乐读书吧”为主题,呈现了小学生喜欢

读的童话、寓言故事。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不同方

面进行设计。通过观察事物,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

物。在这个单元中,充分利用"观察与想象"这一工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感受。为学生设计“观察与想象”这一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也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灵感,从而提高

他们的语文素养。

3.补充“阅读”模块

"阅读"是学习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素养提供

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重视"阅读"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习得方法。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语文园地,在教学中注意挖掘语文园地中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工具箱"的资源进行补充,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例如,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补充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练笔,让学生学习运用“看图画写词语”的方法进行仿写扩句,并把仿写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学生通过对“看图画写词语”这个小练笔的学习,掌握用这种方法进行仿写的方法,在这期间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及补充,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在语境中体会不同语气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完后,可以和自己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大家是怎么用这个方法进行仿写的。此外,还将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表达的魅力,体会到好句子是怎么炼成的。

二借鉴助学工具,设计写作活动

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一些丰富的语言实践类活动。比如,如何利用表格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要点并对其进行概括;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将文章中的知识或者整个单元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从而感受不一样的语文学习;还为学生设计一些情境对话,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文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词语,像“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兴致勃勃”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进行积累的。那么在课上,结合上下文来引导学生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词语应该应用于哪些情境当中,并让学生感受,如果去掉这些词语或者换一些其他的词语句子的描述有什么变化,从而感受这些词语的重要性。另外,还为学生设计一些填空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最后,这些词语不仅要会用、记住,还要会写。让学生抄写词语,并尝试自己进行造句,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写文章,首先得学会观察。一些学生写文章的时候无“话”可写,特别是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时,为什么抓着笔、愁眉苦脸的?因为他们没有材料可用。为什么学生无“话”可写,没有材料可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不会观察,或者说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在任何情况下,学生要想真正写好作文,一定离不开观察。在阅读、练写的过程中学习观察,是中年段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观察不仅体现在习作中,还要从阅读中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形成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在中年段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统编教材中的"工具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要求,更好地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会、感悟,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能够通过描述图片、写话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师还可以利用"工具箱"中的其他问题来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通过不断地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帮助师更好地开展作文教学设计,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