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小语统编教材”教学工具箱”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小语统编教材”教学工具箱”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 研究成果

妙用工具箱 在参阅中走近伟人————部编版语文教材六下第八单元教学实践微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华红玉  发布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

编版语文教材具有主题鲜明,主题文章集中,语文要素提示等特点,体现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整体性,人文性,工具性,人性化。面对着这样的教材,我们也将面临着一种教材使用的挑战,面临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们如何用好部编版教材,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教学。于是,我加入我校“统编教材‘工具箱’使用”课题组,学习、研讨中,我深知统编教材中的“单元导语、交流平台”承载着丰富的“语文要素”,它是统编教材助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教学中努力优化,有效落实于语文要素。在六下教到最后一单元——走近鲁迅,记得求学时,鲁迅文章是自己的学习难点,研读这一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妙用工具箱,在参阅中走近伟人

一、单元整体解读

1.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两篇精读课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两篇略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有你,真好》以及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这样的编排,既是为了从不同文体、不同视角和不同表现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的形象,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认识鲁迅、走近鲁迅,最好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还愿意继续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感受鲁迅作品及其人的伟大,从走近鲁迅到亲近鲁迅,从认识鲁迅到读懂鲁迅。

再看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条,一个是基于阅读的训练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个是基于习作的训练要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厘清与鲁迅的距离。

我们与鲁迅究竟有多远?一是时代的距离。二是思想的距离。深刻,让鲁迅变得有些陌生。三是语言的距离。鲁迅是中国白话文学创作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中用语有很多“不规范”或者“不通顺”之处,比如《好的故事》中的很多语段,白话中夹杂着文言、方言,造成了学生阅读时的阻塞

二、“语文要素”的教学落点

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 要内容”。“借助资料”是手段,“理解内容”是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参读”能力。阅读单元中的四篇文章,在关键的节点处,正是需要借助这些资料,才能读得懂、读得透。结合我的信息课,带领孩子收集相关资料。

1.参阅“生平史料”。

《少年闰土》是小说《故乡》的节选,写的是鲁迅返乡处置家产的一段往事,文中多处细节需要参阅鲁迅的家庭背景作出注解。一是“家景也好”及“正是 一个少爷”,可以查阅鲁迅的身世背景。二是“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可以查阅鲁迅年谱以及他的自传书,还可以参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原文,了解其童年在私塾就读的情形。《我的伯父鲁迅 先生》中的“碰壁”,可以参阅鲁迅年谱 ——1927—1936, 在上海,其中记载了他多次遭到反动政府的通缉与追 捕参阅这些史料,可以 “碰壁”的寓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参考“名家解读”。

《好的故事》是一篇难读的散文,我们可以从字面 上读到鲁迅恍惚中看到的美丽画面,却读不到画面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我们不妨参考名家的解读:冯雪峰先生在《论〈野草〉》中对“昏沉的夜”与“美丽的人和 事”作了精辟的分析,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精神,即 “作者希望着这样的美丽生活”。而根据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梦里是“美丽的人和事”,醒来是“昏 沉的夜”,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两者相互借鉴,可以逐层深入地 理解“美丽画面”和“昏沉之夜”这两个意象的独特含意,领会鲁迅真实的构思用意。同样,阅读《少年闰土》,也可以参考名家的解读:钱理群的《故乡:心灵的 诗》中对两个故事的解读,从闰土的故事与“我”的故 事中读到不同的人生况味。王富仁先生的《“精神”故 乡的失落》中看到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 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第二个是“现在时”,第三个是“未来时”。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是灰色的。将更多名家的解读文章 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可以站在名家的肩膀上,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审视作品的眼光以及判断解读水准和能力。

信息课上,我们在引用资料帮助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筛选与甄别,并非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在自己的大脑里过滤一下。这样的参读,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力,而不是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要领

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将单元的“人文主题”与 “语文要素”进行实践统整,要确立“用语文教儿童”的设计理念。“人文主题”为活动设计提供了“情境任务”,“语文要素”为活动设计提供了“知识技术”。这个“语文要素”不仅仅是本单元特定的要素,还要根据任务解决的需要,引用以往学过的读写方法与策略,实现要素的统整、融合与提升。

1.顺应文体,凸显亮点。

不同文体,不同读法。《少年闰土》是小说,紧扣“相识、相谈、相别”三个情节,聚焦“讲新鲜事”,在对话朗读中感受闰土的美好形象,在夹叙夹议中领会“我”的情感表达;《好的故事》是散文,紧扣“美丽的 画”与“昏沉的夜”这两个意象,在朗读中想象“画之美”,在对比中领悟“心之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是回忆录,紧扣“伯父”与“先生”的称呼之区别,用文中的事件,诠释“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深 刻含义;《有的人》是诗歌,紧扣“对比”这一表现手法,在朗读中领会诗人的爱与恨、颂与贬。

2.融通要素,能力进阶。教学要承前启后,可以在前序单元要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一是借助第四单元的“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法,自学《少年闰土》,读出自己心中的闰土形象。二是借助第七单元的“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的感受法,自读《好的故事》,读出美的画面。三是借助第六单元 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概括法,自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列出小标题。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课堂教学聚焦“参读”这一要素,不断加深学生的自学所得,且逐课提升学生的“参读”水平:《少年闰土》参阅鲁迅的生平史料解读词句细节;《好的故事》 参考名家解读理解“昏沉的夜”这一意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参阅鲁迅的年谱,理解“碰壁”的言外之意;《有的人》参照原文,领会诗句的出处与诗人的用意。

3.板块呈现,阶梯推进。

教学流程是线性的,而活动设计则须是块状的, 每一个活动板块聚焦一个核心目标,完成若干项任务,获得多方面发展;板块与板块,呈现一种拾级而上 的教学推进状态,而非同一水平的重复。这个单元的教学,可以设计四个教学板块:板块一,熟读。认读字词、熟读课文、自读理解,把好这“三道关”,教学就可以在新的起点上展开。板块二,参读。发现问题、查找 资料、对照阅读,抓好这“三部曲”,教学就可以促进学生新的生长。板块三,复读。聚焦重点、追根求源、从读到写,做好这“三件事”,教学就可以实现文本的独特价值。板块四,延读。从陌生到亲近,从课文到原文,从单篇到群文进而到整本书,这样的延展性阅读,才能真正开启学生从文到人的阅读旅程;鲁迅,才能在这样的阅读旅程中,逐渐为更多的少年读者所接受、所敬仰、所学习;人物主题单元的教学,才能完成它的课 程使命和未来期待。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在《用好四至六年级统编版教材的八个建议》中提出,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双减政策下,我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深入探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充分使用各单元单元导语、交流平台、课后习题等工具箱,进行适当调整、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其在统编教材中的价值和功效部编版教材的使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大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也要进行颠覆性的课堂改革,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