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小语统编教材”教学工具箱”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小语统编教材”教学工具箱”使用策略的实践研究 > 研究活动

曹冲称象(第一课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蒋贤东  发布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

曹冲称象(第一课时)

武进东安实验学校  蒋贤东

学习目标:

1.认识“称”“秤”等生字,会写“称”“柱”等字。对比体会“称”“秤”的不同,积累

“一杆大秤”“一堵墙”等量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官员和曹冲称象的方法。

活动过程:

任务一:初识“称”和“秤”

活动1:认识“称”。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比一比的游戏,好吗?(图片:两条鱼)比一比这两条鱼哪一条长哪一条胖

2.是啊,用眼睛我们一下子就能比出哪条鱼长哪条鱼胖你觉得哪一条重呢?

3.光靠眼睛好像分辨不出来了,这时候怎么办呢?是呀,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最早的时候,人们没有工具,就用手把鱼拎起来掂一掂,一掂就知道哪条鱼重一些。(出示称的古字形)人们就根据这个动作造了个字,这个字经过演变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称,谁来准确拼读一下?(后鼻音读的很准)齐读。称最早就表示用手把鱼拎起来感受一下它的重量。所以称最早的意思就是——称重(PPT出示),如果你们特别端正,认真听讲,老师就会表扬你们,这就叫——称赞(PPT出示)

活动2:认识“秤”。

1.现在老师想称一称这两条鱼的重量,你能给我推荐一个工具吗?(秤)

2.“秤”就是专门用来称重的工具,(出示:秤)一起来读好它的名字。

出示图片,秤的种类有很多,瞧,我们称小物件可以用——电子秤,称体重的叫——体重秤,称大物件可以用——磅秤(介绍各种秤)

3.在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是这种秤,它叫——杆秤。瞧,这根长长的杆叫——秤杆,

下面的钩子叫——秤钩,这个铁疙瘩叫——秤砣。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杆秤

4.当把鱼挂在秤钩上,然后开始挪动这个秤砣,等秤杆保持平衡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条鱼到底有多重。所以这个“秤”字的右半部分是个平字,它表示等秤杆保持平衡才能够知道物体的重量。

活动3:比一比“称”和“秤”。

1.刚刚我们认识了两个字,一个是第四声的——秤,它表示一种称东西的工具,另一个

是第一声的——称,它表示一个动作,去称一个东西的重量。

2.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就和这两个字有关出示课题谁能来好这课题——曹冲称象。曹冲称什么?谁称象?)

任务二:弄清人物身份

活动1:弄清曹冲和曹操的关系

1.是啊,每一个故事都会塑造一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曹冲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板书曹冲)除了曹冲,故事里还有谁?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找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

2.学生自由读。

3.除了曹冲故事里还有谁?(板书曹操,提问:你知道曹操吗?东汉末年天下一分

为三,曹操就是其中一方的领袖人物。

4.曹冲和曹操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你在文中哪里找到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活动2:弄清其他人物身份

1.除了曹操和曹冲,故事里还有一类人,他们就是——官员(板书官员)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官员?(当官的人,在朝廷里担任一定职务的工作人员,比如说县令)

2.出示图片,瞧,除了官员,曹操还带了一些随从,这些随从里有两类人特别突出。这里有个专门负责饲养大象的人,我们叫他——饲养员(出示词语),这里还有一条船,专门在船上工作的人,我们叫他们——船员(出示词语)

出示字卡员就是指有某种特殊身份的一类人,像我们班有些同学加入了少先队,我

们就叫他们——少先队员超市里负责收钱的叫——收银员……

3.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故事里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再读第一自然段。

任务三:理清故事内容

活动1:知道称什么

1.他们一同去看什么呢?(PPT出示大象特效)瞧,大象来了。你能看着图片,说说这大象的样子吗?

2.故事里是怎么描述它的?(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3.引读:大象身子又高又大,真像——一堵墙(“一堵墙”贴副板书),大象的腿又()又(),真像四根柱子。(“四根柱子”贴副板书)看看这个“柱”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古代的柱子是用木头做的,所以它的左边是个——木字旁,一起读好这个字。(翘舌音读得真准。)

4.大象还有很多地方也挺大的,如果你就是当时的一位官员,看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你会说——(指名学生说:大象的()又()又(),真像()。)刚刚你们这群官员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谈论着大象,像这种大家都参与说话的方式就叫——议论。(出示词卡)

6.这头大象的体型让人惊叹,大家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官员,女生读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曹操,男生读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的体重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一起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故事就在大家的好奇中开场了。

活动2:了解怎么称?

1.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第3-5自然段,想想接下来的故事中,曹操、官员们、曹冲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就在大家特别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时,曹操……(出示句子,读,板书:曹

操想称大象)

3.那官员做了什么?(出示有的说……有的说……)有几个官员说话了?(2个)谁想

做官员1?谁想官员2?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曹操,官员1.官员2,其他学生旁白)我现在就是曹操,男女生再读官员的话,此时的官员们在干什么?(板书:讨论办法官员们想的办法是什么?(“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4.有没有其他人想出办法?(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再读读4自然数一数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5句)

5.一人一句曹冲的办法。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很有新鲜感的词语——船舷(出示词卡,读)谁能来看图找一找船舷哪儿?(船身的两侧)左边有,右边也有。你们看到这个做记号的人了吗?他正在船舷上做标记呢!

6.曹冲的办法介绍得多具体,男女生读;曹冲的办法步骤清晰,分小组读;读到这儿,你知道曹冲的办法了吗?(做补充习题,校对)是曹冲想出的办法(板书想出办法)。他和官员想的不一样。按顺序读: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7.官员和曹冲都提出了称象的办法,(出示两种方法,男女生分读)那曹操到底更喜欢谁

的办法呢?对于官员的办法,曹操是——读:曹操听了直摇头,一起做动作。对于曹冲的办法,曹操是——读: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大象的重量终于称出来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8.故事读到这儿,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9.曹操为什么喜欢曹冲的办法,这个办法比官员的办法好在哪儿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做比一比的游戏

活动3:小练习,识字教学

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四个生字,咱们看看如何写好它们。出示”“”,”“杆”,这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左窄右宽,左边一捺变成点。)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左右穿插,注意避让写美观。)

描红、临写、评价

 

板书:

4.曹冲称象

曹操    想称大象

官员    讨论办法        

曹冲    想出办法

 

 

《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也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一、谈话导入,课题处质疑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图片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的重量。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古时候,没有这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却是一件很难的事,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曹冲称象》。”之后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明白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的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到达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

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透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透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口头表达潜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读文质疑,合作解疑,课件突破难点

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然后,梳理学生的问题,循着学生的问题,逐个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最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