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培育“国家认同”意识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培育“国家认同”意识 > 研究成果

获奖论文——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东课题  发布时间:2019-10-24  浏览次数:

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堂探究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武进区嘉泽初级中学 万小东

【摘  要】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落实课改“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具体化要求。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课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新文化运动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重新思考,对历史教育实践过程的重新考量,对历史教育学科地位的重新确认。历史核心素养的源头,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其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历史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不可灌输。对历史教师而言,教学设计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架构“时空现场”,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认识和解释历史,在评判历史的过程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渗透并确立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观。

正如任鹏杰老师所说的,历史教育,体在史学,根在人格,命在思考,魂在价值。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课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唯物史观指导下架构历史“时空现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认识。因此,要帮助学生构架时空环境,不仅能在历史长河的高处眺望,也能带领他们走进历史现场体悟。

在本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的设计中,如何让学生克服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历史存在巨大鸿沟的障碍,理解思想发展或转变的原因,我以“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为主题,创设情境,通过对比感受巨大的反差,从而了解思想演变的必然性。

坎坷的进化——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态

政治封建帝制的终结——军阀时代的裂变

(经济)民族工业的春天——昙花一现的凋谢

思想民主共和的渐进——尊孔复古的逆流

(风俗)革故鼎新的风潮——麻木守缺的遗风

(国际)暂时放松的侵略——侵略中国的危机

通过补充多样的材料和直观的图片,将由辛亥革命唤起的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气、国际等方面的希望,与民国初年中国黑暗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最终引发巨大的波潮。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辛亥革命后有识之士由希望、失望到绝望,由期盼、彷徨到激进,为巩固共和,认为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因而寻求救亡图存的新出路——学习西方深入到“思想”层次,掀起新文化运动。

通过宏观的视野,贯通的时空联系,归纳与提炼新文化运动在近代救国探索道路上的地位和价值所在,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具体认识,更好地体悟历史。

二、史料实证基础上的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论从史出。历史解释的能力包括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能科学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两者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史料“求真”是解释历史的前提和基础,解释历史是史料实证的提高和升华。

·关于民主科学·

材料一:民主是叫人去投票,叫人知道对于政治有很大责任,然后自然养成一种政治人才。  ——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

材料二:科学者何?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

——陈独秀《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

从材料中可以解读出,民主科学不仅指民主制度和科学技术及科学知识,更侧重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法则,这也进一步体现新文化运动从思想上“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使其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从而实现全人格的觉醒。”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三:(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

材料四: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 毛泽东

材料五: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伤逝》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我之节烈观》

材料六:“刀妃革命”——末代皇妃离婚记(略)

通过补充多样多角度的材料,回到“历史现场”,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的影响,论从史出,分析概括新文化运动在“革新思想,解放个人,改造社会”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如果仅仅就教材知识而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显然是远远不够。因此,在复习中需适当补充教材“史实”缺漏,力求多角度,涵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从而准确、合理地做好历史解释 。

·关于反对旧道德·

材料一:“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材料二: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唯有将中国“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才能避免“中毒”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五: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新文化运动让中国文化就此一刀斩断……废除汉语,废除汉字,废除中国戏曲,废除中医中药……废除!废除!废除!打倒!打倒!打倒!这种疯狂,真叫人怀疑,是要拥抱文明呢?还是自绝于文明?倘若这些个废除都彻底实现了,中国还剩下什么?                                ——南怀瑾

在关于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何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反对旧道德?要解决这一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一场辩论赛——正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反方:“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让学生作为“历史亲历者”的身份去认识历史,“返回历史现场”,用历史的眼光理解历史人物的所言所思所行;或站在“历史评判者”的角度客观看待历史事件,用现代的眼光辩证认识这一历史事件,从中总结出历史规律或得到历史启示。

通过辩论,学生学会辨析史料,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作出合理论述的同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在客观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将“激进的态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正如钱穆——所说:“治国史者当持一种‘温情的敬意’,而非‘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 指导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和价值观。

三、评判历史的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观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最高层级的,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最高追求和根本旨归。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层面寻求救亡图存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思考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汲取西方文明,凸显其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思想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它唤醒“人”的回归,凸显历史的灵魂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开始形成一种健康开放的民族意识形态,保持了传统文化认同的价值选择性。

胡适说:新文化运动就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

陈寅恪说:新文化运动不能说是一场文艺复兴。

是文化复兴?还是文化创造?当今进入新时代确立文化自信的同时,是否需要进行一场文化新运动?

价值观是文化观的核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新文化运动对中华优秀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当今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观)是有借鉴意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读懂国情、深谙民心,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世界视野,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指导,把现实与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形成辩证科学的观察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价值观,培养、落实历史学科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曹小文《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目标与追求》,《历史教学》,2018年第01期。

3、 陈春露《历史解释离不开“求真”意识》,《历史教学》,2018年第01期。

4、 唐亚洲《创设历史情境,培养核心素养——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12期。

5、 章光伟、施国芳《立足教材知识,提升历史素养——今年高考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考点例说》,《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