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语用言语实践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语用言语实践 > 研究动态

《水》第一课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李琴  发布时间:2019-05-15  浏览次数:
 

《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水窖、一勺”等词语的意思,区别“扇”、“血”的不同读音。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3、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蕴涵其间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继续养成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课前准备:

《水》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播放一组缺水的图片。)

2、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是啊,作为水乡的孩子,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水,可是图片中那一块块干裂的土地、一张张渴望的脸庞,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水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在作家马朝虎的笔下,水又留给人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6课《水》。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课文围绕“水”写了哪些事情?

2、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的情况,文中的这些词语都能读正确吗?(课件出示)

出示灯片一

储水  一勺水  膝盖  水窖

麦秆扇  扇风

血管   

①读一读,注意字的读音。这些词中,你有什么要告诉大家或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随机帮助学生正音、理解词义。

“勺”笔画虽少,但写的时候要与匀区别。勺是什么?(勺是舀东西的用具。)

 “膝”字指导其写法:右下角的笔画要注意——竖钩、点、提、撇、点。

水窖是什么?(点击课件出示水窖图片)

看,这就是水窖,是收藏水的地洞或坑,它是缺水地区用来储水的一种设施,明白了吗?(穴字头:菜窖、酒窖)

③在反馈中随机提示:

扇——表示事物的时候读“shàn”,如组词“电风扇”/表示动作的时候读“shān”,如组词“扇一扇”/提示在课文上标注: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血——单读“xiě”/在词语“血淋淋”、“血糊糊”中读“xiě”/组成词,且在前面时读“xuè”,如“血肉、血液、血色”

出示灯片二

骄阳  炎热  干燥  风干

期盼  盼望  渴望 

痛快  舒服  幸福  

    读着这一组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天空、大地、庄稼、房屋、人们…… )(对水的渴望,有水的幸福)

②指点:很多时候,语文学习就应该边读边想象,这样干巴巴的文字才会活起来,变成鲜活的画面,这样我们就能获得更深的感受,也记得更牢固。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师:读词语如此,读课文也是如此。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课文围绕这句话,描写了哪几个画面?认真想一想,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 (板书:挑水   雨中洗澡 (一勺水)消暑纳凉) (缺水取水,雨中洗澡,用水冲凉。)

②那么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一(1)写“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二(2)回忆下雨天,人们痛痛快快洗上一回澡的情形。

三(3-6)回忆无雨时,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四兄弟解暑纳凉的情景。

过渡: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山村。一处小小的泉眼维系着全村人的生活,只有在难得的雨天大家才能够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即使那清凉的一勺水也足以解除骄阳下的干燥和炎热。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进作者的文字,走进那个缺水的小山村,真切地感受一下水的珍贵吧。

三、精读第1段,品读“挑水”的辛苦,咀嚼“水的珍贵”。

1、我的家乡到底是怎样一番缺水的情景呢?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课件出示)

这段话中,有哪些字词让你感到震惊,为什么?你们轻轻地读一读,再默默地想一想,画一画,还可以写上你的体会。从这些字词中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

3、交流分享:你圈划了哪个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假如这段文字是电影里一幅幅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长长的队伍;滴滴汗珠;快要干涸的泉眼;浑浊的泉水……)

5、再读读这段话,把你看到画面读出来。

(课件凸显数量词)注意留心数量词,你留心它,注意它,你会读出新的体会。再请同学读这段话。

6、再请同学读课题,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你品出了这水中的什么滋味?是啊,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啊!(板书:艰辛)

7、通过对这些字词的细细咀嚼,不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水的珍贵,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村民因缺水而痛苦的生活。小小的泉眼,遥远的路程,长长的队伍,包含了多少艰辛和沉重啊,所以作者说(引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难怪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为什么村里人会这样说?(酒在我们的眼里是最贵的,而水随处可见,更不要说用昂贵的钱来买,而在作者的村子里,水甚至比酒更值钱。所以是最珍贵的。)

8、看来,在这里,在这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珍贵,更受村民青睐。村里人才如此的渴望有水喝呀!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你会是怎样的感受?(苦不堪言,活不下去。)那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缺水的艰难和苦涩吗?谁来读读这段话,要特别关注那些让你感到震惊的字词。(指名读,集体读)

9、是啊,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缺水,水才成了最珍贵的东西。不仅作者的家乡缺水——(出示图片)全国共有669个城市,400个城市缺水,110个严重缺水。特别是在辽阔的西部,还有近千万的群众在与严重缺水苦苦搏斗,他们在想水、盼水、哭水、梦水,向五湖四海唤水。孩子们上不起学,为了水,从小就加入了取水的行列。为了水,有多少人仍在艰难地跋涉。

这来之不易的水中,包含了多少艰辛和苦涩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水的珍贵。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

那一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人生命的源泉,但远水难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师:多少年以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雨中的狂欢……[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多少年以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母亲用一勺水带给我们兄弟四人的幸福。

同学们,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句贯穿全文中心的语言,不但让我们在第一小节处处可见,在接下去的画面中,我们仍然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远程挑水   人多 路远 水少 时间长  艰辛

26   

珍贵         雨中洗澡

          

                                勺水冲凉

教后反思: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在教学中,我能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组织学生自由阅读文中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抓住能让我们真切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字、词、句认真阅读,交流体会,或在触动我们心弦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旁边做批注,再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所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的话,是他们对于文本的真切的、具有个性化的解读。

2、以文为本,关注文本的深刻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始终紧扣文本,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从“排队挑水”场景中的“一个村子”、“十公里”等数量词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完全来源于文本本身。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内涵:水是最珍贵的东西。

3、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快速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引读……而且指导学生读时也注意到了层次性:如让学生在交流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时,这时并不作具体的要求,但随着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碰撞,迸发火花时,教师及时地说“请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此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读时自然会更加地声情并茂。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这才是真正的以读为本。这样一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本人比较拘泥于教案,课堂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还没能做到零距离,所以课堂氛围还不够活跃;指导学生的朗读还有些流于形式,没有将指导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