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语用言语实践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语用言语实践 > 研究动态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瞿菊艳  发布时间:2019-05-15  浏览次数: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人物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八一壮歌),我们前面学习了第21课,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感受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艰苦卓绝而又灿烂辉煌的篇章,同学们你们能诵读出毛主席这首诗作的恢弘气势吗?学生齐背《七律 长征》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长征,来感受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齐读课题。

2.板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学生读课题, “彭”是个生字,跟老师学写“彭”,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彭德怀?(英勇豪迈、所向无敌、叱咤风云、战功显赫)

毛主席为他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补充中国其他九大元帅()

3.什么叫“骡子”?(“马”字旁说明和马有关,骡是马和驴的后代。)

4.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疏通课文。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把课本打开,翻到118页,大声自由朗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要求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2.刚才同学们读书真认真!课文具体写了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什么故事,我相信同学们心里肯定一定的答案,这个问题我们等会儿交流。下面,我们首先来读几组词语。

艰苦      饥寒交迫 

   抚摸      念叨       深情 

   不耐烦    怒吼       发火

   融进      御寒

出示第一组词语,指名读第一组词语,齐读。读后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红军长征途中非常艰难、又冷又饿、……)这就叫“饥寒交迫”。(补充过草地资料:红军进入草地,到达西北草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时,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几乎天天下雨,谁一不小心陷入淤泥就为沼泽所吞噬,彭德怀和战士们艰难行走,还要同饥饿作斗争,过草地虽尽力备粮,但由于草地难走,不到一半路程便告断粮,茫茫草原,渺无人烟。)

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到了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呢?

你还通过哪些字眼感受到红军过草地的艰难?

1)“最为艰苦” (红军过草地是长征中最难的),有人说,中国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我要说红军能胜利走出草地,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2)“挺进” (感觉战士们在草地上行走十分艰难,他们要克服重重困难,真是举步维艰。他们有着坚强不屈,钢铁般的顽强毅力。)

3)“走在前面的……找不到”  这给后面的部队带来了艰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后续部队连野菜也吃不上。

红军过草地的确非常艰苦,老百姓这样形容这片草地:

出示: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水,荒无人烟鸟不飞,如有行人误入内,十有九个去难归。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请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齐读。(写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                        

过渡:我们继续看第二组词语。

2)出示第二组词语,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念叨,读好轻声。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是彭德怀的动作、神态)(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像老朋友似的,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小结:是的,我们可以透过字面读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板书:爱

找出带有这六个词的句子,自由练读。

出示,指导读句。

3)出示第三组词语,指名读。正音:“融”翘舌音,组词(融洽、融合、融化)。御,这个生字在写法上要注意中间部分,一起来书空。组词(御医、防御、抵御)。这两个生字词在哪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来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根据三组词,理清文章段落。

4.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彭德怀喜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彭德怀和他的心爱的骡子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自己可以试着说说。

(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老师指导说)             

板书:杀

三、了解杀之原因

1、彭德怀为什么要杀大黑骡子?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2、指读,读懂了什么?(用骡子的生命换战士的生命)

3、很清楚的一个原因,很简单的一个句子,再认真看看,这句话中的什么词你觉得不一般?(只有、或许)“只有”和“才”搭配,为什么这里用“或许”呢?(还要走多久,能走出去多少人,谁也没有数)为什么为了一个“或许”,要杀牲口呢?(只要有一线希望,哪怕多一个人走出草地,彭德怀就要去做)

四、走近大黑骡子

要杀的究竟是一匹怎样的大黑骡子?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大黑骡子的文字

(一)学习描写1: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1、你读到了一匹怎样的大黑骡子?(辛苦)指读(又驮、又驮、每天、小山似的)说完后,读。

2、可骡子本身就是力气很大的牲口啊,为什么你们读出的是“辛苦”,而不是认为这是它力所能及的呢?将句子改成:这匹“连一点料都吃不上”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现在你觉得它辛苦吗?指读

3、空着肚子,驮着小山的大黑骡子,走在泥泞不堪、处处是水坑、沼泽的草地上,此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步履蹒跚、极其艰难的行走)指读

(二)学习描写2:六头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1、因为只关注大黑骡子,王老师将这句话改成:大黑骡子好像预感到了什么,嘶叫了几声,又默默地低下了头。(指读)

2、这是大黑骡子面对死亡时的表现,(指读)你从大黑骡子的表现中读懂了什么?这是一头——(通人性的大黑骡子)

此时,在你的眼中,这还是一头普通的牲口吗?

五、总结全文

总结: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走近了大黑骡子,知道了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但为了解决断粮问题,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忍痛枪杀了大黑骡子,那这其中彭德怀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下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那段长征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走近彭德怀,仔细品味其中的深厚情感。

六、作业

习字册写好。

推荐阅读:《金色的鱼钩》、《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

板书: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后反思:

本篇讲的是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欢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我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开始由第21课《七律 长征》的引入本课,让学生开始上课就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有了印象。然后让学生简单介绍彭德怀,对彭德怀这个人物有初步的了解,对于文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初读课文时我把文中能概括文章内容的词语呈现出来,让学生理解,如:第一段出现“饥寒交迫,艰苦”让学生体会长征过草地时艰难,并引入到对第一段的分析,还有哪些地方感受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在说说这一段的意思。第二组词语都是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欢的词语,让学生体会并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加深印象。第三组是最后一段的词语,学生读词并读小节,概括小节意思。学完词语然后让学生根据词语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精读课文时,我主要带领学生分析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大黑骡子,让学生找出句子分析。

在课堂上,感觉每个环节的过渡设计得不是很巧妙,有点突兀。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教学中本人的话语有点多。本次上课的主题是“积极语用”,但在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学生没有进行句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