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小学综合实践小组合作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小学综合实践小组合作 > 他山之石

文献资料:有效指导小组合作活动,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

来源:转载  发布人:万丽(搜集)  发布时间:2014-09-29  浏览次数:

有效指导小组合作活动,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质量

作者: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郑漪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式有参观、访问、体验、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完善,这就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活动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团体合作的机会,所以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常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积累、能力限制等问题的存在,这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有效指导就显得尤为关键,他能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能更顺利、更有序、更有目的、更有质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指导小组分工

在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研究主题后,研究相同内容的同学就可以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一般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中成员可以包括:组长(对小组的活动进行总负责,一般要选择有能力、有魄力、有威信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同学担当),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好组织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活动,由书写速度快、写作水平高的同学担当),外联人员(需要参观采访的小组需要有专门联系相关事宜的同学,一般由有这样关系的同学担当,方便联络)后勤人员(负责购买小组活动所需用品,由做事细心的同学担当)。其实任务分工既是小组成员明确职责的环节,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能更高效地完成活动任务,又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活动的主人,我是这个小组中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尤其是那些胆小的、调皮的、没有特长的同学要特别关照,因为这是调动他们活动积极性的良好开端。每一个组员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这样既强化了儿童的角色意识,又能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现。

二、指导寻求帮助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完善,在活动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必定要寻求帮助,所以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小伙伴、老师、家长、专家等都可以成为寻求帮助的对象。求助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网上搜索、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实验研究、图书查找等等。在有效的指导之下,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无从下手,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寻求必要的帮助以解燃眉之急,这样不仅解决了此次活动遇到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活动方法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参观法、问卷法、访问法、实验法、观察法等方法来完成活动任务,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正确使用的指导。

1、参观法——很多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喜欢参观,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去玩,所以在参观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目的,简介参观对象,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在参观现场,教师要进行指导与讲解或组织现场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其加深印象。比如:在指导《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活动之一了解中国结的含义时,我就带着学生参观了古西路。参观前,我让学生明确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如果明白其含义的要现场相互交流,如果不明白的要马上询问,可以问老师、店主或顾客,学生明确了参观目的,整个参观过程学生收获颇丰。

2、问卷法——如果准备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问卷,要告诉学生为了使问题清晰明了,注意使用简单的语言,简短的语句,还要注意控制问题的数量,以能获取必要的信息又能让参加问卷的人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为准,在问卷调查结束后,注意要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以获取活动所需的资料。编写问卷时可以采用问答式、填空式、选择式、是否式等。

3、访问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访问前要先与被访问者取得联系,要做好访问的准备,如:笔、笔记本、录音机或DV等,对访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礼貌以取得被访问者的合作,掌握时间避免耽误被访者的正常工作。

四、指导人际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交流习惯的良好时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懂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1、学会取长补短

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小组内就有了多种意见,此时必须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小组活动方案,通常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理解别人的发言——判断意见的正误——组内达成共识,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取长补短,达到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2、锻炼协作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因为他们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小组内的同学开始时可能不一定能友好地相处,一些学生还可能表现过于踊跃、积极,不让别的同学参与。在这些情况发生时,如果老师指导不当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差的学生总等待别人的帮助。对于那些积极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经常安排一些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使他们想到寻求帮助,也可以把组内分工的任务交给他,并督促他分好工后遵守合作的规则。在活动中,教师还要采取竞争加协作的方式,这样就使小组内的同学产生了荣辱与共的感觉,促进了个体之间的合作,既能良好地完成活动任务,又能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3、学会主动参与

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内向的同学对于活动显得“无动于衷”,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不知该如何加入。对这些学生,教师要予以特别的“关照”,要有意识地安排他完成一些任务,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营造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气氛,让他们感受在集体中参与的快乐。

4、学会互相帮助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同学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同伴负责。除非他们的组员获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与其他组员的努力结合起来,完成某项任务。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增长了学生的智慧,真正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万丽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