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初中理化创新实验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初中理化创新实验 > 课题概况

评审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蔡敏华、刘伟  发布时间:2015-02-02  浏览次数: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初中理化教学中创新实验探究活动的研究

            人:             伟、蔡敏华           

            所在单位:        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申请日期:            2013-12-30              

            审批日期: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制

 

 

  一、研究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职务

 

 

 

蔡敏华

 

 

 

35

 

36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物理

 

物理

 

东安实验学校

 

东安实验学校

 

教研组长

 

教师

姓名

职称

学科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钱艳娟

周国仁

路正兴

林凤会

钱亚敏

 

 

中学一级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中学一级

 

化学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化学

 

化学实验准备工作

理论资料收集工作

会议、评课记录工作

物理实验准备工作

论文、案例收集整理工作

调查报告设计、整理工作

 

另:所有成员均要担任参加研究会议、开设研究课、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心得等工作。

  二、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1.研究意义

探究式实验教学活动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训练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自然科学中理化学科教学活动的“自主、合作、回归实验”的科学探究模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活动在城市学校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开展,而在农村初中的现状与城市相比相当滞后。目前在农村初中不仅我们的学生迫切需求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高,我们的的老师大都也是只具有学科知识,而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训练,更缺乏科学方法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研究。由于缺乏科学方法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农村学生带责任学习的多,带兴趣学习的少。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初中学生、教师双方面了解为什么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学的迷惘、教师教的迷茫,研究在初中理化教学中如何开展切实可行、贴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对解决学生厌学、教师面对课程改革无所适从而厌教有重要意义。

2. 目前初中理化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指导不到位

教师在实验指导上存在问题,一手包办的现象比较明显。在学生做实验前,大多数教师花相当长时间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甚至还要先做演示实验,然后学生照着老师的演示步骤摆弄几下,记下几组数据,就算完成了实验任务,学生最多是机械模仿,缺少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2)实验教学重教轻学

初中理化教学要以实验探究为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理化实验重教轻学的现象比较明显,有的教师把探究实验改成演示实验,把演示实验改成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步骤和结论,使实验丧失了观察、思考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并且实验结果往往是唯一化和理想化的,因此学生的思维缺乏应有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重教轻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3)实验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初中理化实验教学过分重视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的过程重视不足。大多教师不愿在实验过程上花时间,仅注重让学生记忆实验结论、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设计练习让学生训练。这样的实验课收获不大,学生一遇到开拓、创新实验就束手无策。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式,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4)实验教学重操作轻设计

教师在实验课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但很少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在猜想和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设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因而在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提出方案,哪怕不全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允许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体验创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实验教学是理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发挥实验在理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确认识理化实验的课程目标,注意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

3.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同类研究课题很多,“探究式教学”关键词也很时髦,但成果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初中教学实践并指导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根本解决初中学生厌学、教师面对课程改革无所适从而厌教的问题。对教师的教研究较多,对学生的学研究较少。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理论准备较充分。对初中理化新课程的理念有了较深入的学习领悟,对化学新课程探究式实验教学创造性思维等主题词进行了文献检索和网上搜寻,存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的条分缕析,构建了大致的理论框架。课题承担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先后参与多次省市级课题研究,具有比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本课题创新之处)

 

1.概念的界定

1)创新实验探究活动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初中理化实验探究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究,主要是研究在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自然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具备的有限教学资源为载体、以现代教育技术和生产生活、生活实践整合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初中理化学科的教学现象、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分析初中理化学科教学特点、探索理化教育教学的规律,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目标。

2.研究的理论依据

美国科学家曾对人的大脑遗忘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以下各种学习方式的遗忘率分别为:阅读90%,听课80%,应用70%,看电影60%,看展览50%,讨论30%,讲话30%,自己动手做10%,学生教学生5%。由此看来,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是一种终身难忘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应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积极参与生产生活活动实际与学生学校学科探究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充分应用理化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资源,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为此,他提出并试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农村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合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获得认知并内化积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新的知识,获得学习的能力的方法,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获取生产生活中理化科学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创新能力。

3.本课题可能有的创新之处

探索出一套具有初中理化教学特色的,联系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产生活,体现理化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又高于生产生活、贴近师生生活实际、适于师生协作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并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力争达到如下目标:

1探索出一套具有农村初中特色的,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并服务于农村生产生活,体现理化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产生活、贴近师生生活实际、适于师生协作探究、能激发学习求知欲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符合农村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教师对初中理化教学改革有明确的方向和立足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能扩大优秀教师群体。

3.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理化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理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饶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水平和能力要有较大的增长,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对当前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课题着重调查理化实验教学的落实、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等情况,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2. 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对教师的研究

初中理化实验对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点拨引导和对学生的激励评价等四方面内容。要从情景创设是否能引起学生思考,产生猜想并提出问题,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实验组织是否有效,实验指导是否适切、到位,对学生的评价是否能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

3. 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的评价研究

实施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判断、鉴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与创新,在研究与创新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因此,必须探索一套诊断与反馈相结合、评价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使观察评价真正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学习研究的过程、交流研讨的过程、教学创新的过程。

一方面,充分利用同行评价。对教师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以本课题组成员所在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平时教研活动,应用《观察评价表》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成效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开展研讨评议,帮助其总结经验,诊断问题,思考改进策略,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我反思评价。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观察评价指标,认同基本理念,明确具体要求,在这基础上应用《观察评价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总结反思,客观的分析评价,从中总结优点和亮点,提炼经验和思想,同时发现问题和困惑,确定改革创新的新的生长点。

4. 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   

初中理化实验对的观察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探究过程、实验水平和潜能等三方面内容。

在实验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过程评价主要依靠教师现场观察与判断,尤其是对学生参与程度、合作态度、兴趣激发、是否体验和是否感悟的观察与判断。实验探究要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概括结论、评估等要素来评价。由于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潜能具有内隐性,所以必须借助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展示,才能进行评价。

5. 初中理化实验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评价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实施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评价不是简单甄别和区分学生的实验能力,而是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应把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评价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两种方式,教师评价应与日常学习管理结合起来,通过评价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并作为学生档案袋评价的组成部分。要依据观察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督查和指导,对观察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指导,帮助改进。对发现的亮点和特色要及时予以总结表扬。

学生互评可以根据评价指标,由学习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共同参与完成。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关注同学的学、评价同学的学、思考自己的学。通过互评,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方式、学习表现、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找出不足,改善学习。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初中理化实验教学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理性反思,课堂验证,然后再实践,再反思等环节,研制初中理化实验教与学的观察评价标准。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1.调查研究

对多区域、多层次、多类别、多特征的课型状况进行充分地调查与研究。创新: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理化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构建理化实验教学的模式。

2.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变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案例研究

对典型的课堂实验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相应的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准则。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4.行动研究

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去芜存精,探索初中理化实验教与学的一般规律和相应的教育对策,同时力求促使我校理化实验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1312月~20143)

.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任务。

.制订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以及应该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 实施研究阶段(20143月~20167月)

针对我校理化实验教学现状,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制订措施,开展课题行动研究。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20167月~201612)

.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理性思考。

.撰写调查总报告一篇、分报告若干篇。

.撰写论文、经验、总结、教学案例若干篇。

.确定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撰写结题报告,提交总课题组鉴定、验收,推广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1、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总结;

2、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经验(案例集、论文集);

3、使学生的实验水平和能力要有较大的增长,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4、探索出一套具有农村初中特色的,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并服务于农村生产生活,体现理化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产生活、贴近师生生活实际、适于师生协作探究、能激发学习求知欲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符合农村初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

5、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教师对初中理化教学改革有明确的方向和立足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能扩大优秀教师群体。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在本课题研究的物质上、人力上、时间上、制度上给予充分支持和保障。

1.学习培训制度:每学年学校都有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制度保证计划的落实。

2.检查制度:学校每学期都有严格的课题检查评估工作,适时跟踪课题进展情况。

3.奖励制度:根据研究成果,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按照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对课题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给予奖励。

4.督导制度:学校行政将督导课题研究过程,加强过程监控和流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三、评审意见

所在单位意见

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