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初中政史前概念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初中政史前概念教学设计 > 成果展示 > 如何运用前概念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运用前概念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苏建中  发布时间:2016-12-15  浏览次数: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教学水平最终是要以教学质量来体现的,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效率。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后面考虑: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1、自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首先要对教材烂熟于心,每一句话,每一幅图,在书的哪一页哪一行,都要牢牢记住。这是备课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

教材熟悉后,真正的备课才刚刚开始。首先要准确的把握要求,吃透《历史课程标准》,把握三维目标。对于一节课,要看它在教学体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把它放到整册书乃至整个初中课程中来看,联系前后,突出重点。不能只看一套教科书或是参考书,要多研究,多借鉴,从众多的材料中整合重点,梳理思路,找出一套适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方案。

在此基础之上要适当的进行课外延伸。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比较少,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延伸一些既有趣又对学生有用的课外知识。可以一些热门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浅显易懂适于中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融入到课堂中去,让知识信息获取渠道相对闭塞的学生们接触一些比较新的东西,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2、集备。

新课程背景下,仅仅依靠教师自备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没有集体备课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历史课集体备课的重头戏应放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上,应该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集体交流,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设主讲人,负责陈述上课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及注意点等。但是这种交流中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谁是听众,大家是平等的参与者。在中心发言人陈述后,大家要能畅所欲言,展示出个人自备时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特别是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要勇于争辩、讨论。这样通过商讨,聚集集体智慧,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思路。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所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握好。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乃成功之母”,是求知的前提。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生爱听故事,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教材中的插图和有趣的文字,运用得好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画面,教师应充分挖掘插图和小字中的趣味性内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例如,讲《和同为一家》时结合书中插图《步辇图》,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中的每一个艺术细节,同时补充唐太宗“五难婚使”的故事,使学生具体了解唐代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补充讲解这些故事,费时不多,却使课堂教学大为增色,既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讲到“新中国成立”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并同时播放资料“伟人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相关历史的基础上感受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来之不易。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效率意识。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直观性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让历史教学贴近生活,通过领悟历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问题
    与现实和学生经验完全脱离的“纯粹”历史知识,常常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尽量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例如,讲唐朝的对外关系、清朝的闭关政策等内容时,可以与当代中国所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联系起来对比讲解,把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与当代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建立联系,“以史为镜”,将这些历史知识变成“活的”、“有价值的”知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
3提高课堂效率,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听课质量

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可以这样做:课堂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人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的。指导学生选择较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作为历史教师,我还需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