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 > 主题沙龙

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5-06-01  浏览次数:

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沙龙活动记录

时间:201558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对象:颜颖、张琳、黄小娟、蒋丽琴、姚兵、路萍、吴梅娟、金华、陈亚军、张陆萍、张伟明等16

 

主持人:经过前期的探索,让我们对“学习能力”有了自我的认识。本学期让大家对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进行讨论。请大家就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认识,教学中提升此能力的做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等,各抒己见。

ZWM:《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几年,我们尝试先学后教,课前重视预习指导,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而后班级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变师生间单一传授知识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双向或多向互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学年月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四年一闰”的含义,懂得怎样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学时可以把近十年的二月份天数,及全年的天数制成年历卡,(有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制年历卡),让学生观察,光横着观察,再竖着看,看是否有什么规律?分组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即二月份29天),再探索有什么规律,即经过学生发现规律,算一算验证,再算一算验证等过程,学生经过这一过程得出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这样经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深刻,不易忘记。

ZLP:把握了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可以使探究问题的方向性更明确,就能提高探究问题的成功率,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主动探究的动力。解决问题的基础理论方法和策略的掌握过程,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解决问题基本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使学生逐步明晰这些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YB:指导学生掌握转化方法,这是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渗透这一思想,让学生把握这一数学解题的重要策略。例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让学生利用这一规律计算38×9938不少学生有些困难,教师适当点拔38能否写成“38×1"时,通过转化学生顿时醒悟,很快把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又比如学生计算0.56×9.85.6×0.02学生在计算时不知如何进行简单,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拔0.56×9.8一共有几位小数,能否改为“5.6×0.98"时,学生一看便明白,这题该怎样算。从而使学生很快把握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YY: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反复研究,能不断地探幽寻胜,贵在持之以恒。对小学生来说,专心读书,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自己通过工具书,解决学习疑难问题的习惯,乐于参与实践探究的习惯,善于搜集,整理信息的习惯,善于与同学、老师争辩的习惯,善于寻根究源的习惯等等,都是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的好习惯。

JLQ: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集体教学虽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小组活动作为一种补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HXJ: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教师要设置问题情景,激发求知需要。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问题情景中实现思维的过程,因而问题教学法的要旨在于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激情氛围,使其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而且尽可能大大超出学生的预期,让学生怀着由惊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进入了一种愤排的心理状态,形成问题情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 

LP:是的,还要搭建探究舞台,挖掘思维潜力。《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陈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感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创设自主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渠道。 

  WMJ:教学中要用心提供交流机会,实现合作性互动。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其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并在合作中加强沟通,发挥自己的特长,个性化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CYJ: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为了急于获得知识的结果,用简单的方式,或似是引导实为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问题”通道到达知识的彼岸,用牺牲学生的思维强度来获取所谓的教学效率。试想,如果这个问题不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教师给于“启发”、“点拨”,学生知道了:“噢!原来是这样。”还谈得上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什么发展呢?学生思维的发展,就是在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越是对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是积极,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也就得到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发展。今天给学生留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在今后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发展。 

 PHX: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尝试自主探究的开始。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后,学生要能根据自身的资质情况去探究,即教师要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自由,放手让其主动探究。探究中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挑战,体验合作。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持人:只要我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教会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最终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看来,我们在这一年多的摸索中,还是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