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 > 研究成果

调动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沈国娟  发布时间:2015-01-30  浏览次数:

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沈国娟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信息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育施行的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学生成为书本知识的填充器,头脑中没有新问题,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创造欲,导致了创新能力的缺乏。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只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记忆,而忽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整体划一,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种种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现象。这是有违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看英语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他们主动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英语思维与英语应用能力,这也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提高英语这门学科生命力的关键。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转换角色,是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要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摆脱教材内容的束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材的自筹过程

   知识的来源有两个种:一种是书本知识,另一种是从自身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直接经验。学生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永久的、一成不变的课本知识的层面上,新的课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强调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因此我们应尝试摆脱教材陈旧内容的束缚,不唯书本,大胆改革,在保留精选的基础上,既要敢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修改、提炼(要正确把握住书本传递的内涵),更要尝试组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筹学习材料,指导学生搜集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料。我们可指导学生采用上网、问卷、查阅书刊杂志、统计、试验等方法来获取资料,并进行加工、处理、整理成学习材料,力求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如:我在教初二英语第二册“Unit 9 Find the right place”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①.教师说出想做的事(例如:I went to have a big dinner),学生猜地名,(a restaurant);②.将教室内的过道设置为街道,将学生的座位设想为一个个岔路口,教师或让学生出来发出指令,(例如:Go along the street, and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right.)学生表演;③.把学生所处的位置设想成不同的地名,师生之间做根据路线找地点的游戏;④.让学生根据简易地图做“a stranger and a policeman”的问路对话。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成功的体验又使他们迅速、准确地获取了英语知识和技能。

   二、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最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强调学生要学会调查、观察,并学会处理信息、反馈信息,全面了解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单纯接受知识。因此,教师要尽力改变以往的灌输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去探索、发现,将收获的资料进行表述、解释、判断、运用,从而有新的发现。

   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知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研究性学习同样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如:在初二英语第二册接触到 “be going to ”结构时,我没有直接把它的概念、用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先将若干个含有该语法的句子当作作业布置下去,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令人欣喜的是,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都能够简单地说出“be going to”结构的概念,并能造出恰当的句子,甚至能做出各种疑问句,并总结出该结构要与将来时间状语连用。学生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动词不能用“be going to ”结构来表示将来时?我对此一一作了解答。这样学生自己去发现,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自己去表述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老师从头到尾、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地去理解、探索、记忆。例如:在上初中英语第三册第八单元“Merry Christmas”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圣诞节及其活动的背景材料,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用英语说得头头是道,有些没有教过的单词,如:“火鸡”等,也预先查阅了字典。这段原由教师来介绍的背景知识,改由学生来完成了。放手让学生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了为学习的主人。

   3、让学生自己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不仅能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如我在进行被动语态结构教学时,通过一系列的讲解、练习后,再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出各种时态的被动结构的构成及用法。这一原本比较难懂的知识,学生在自我消化、小结后,很容易地掌握了。学生进行小结,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4、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意识。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应结合教材理念,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题。我在讲“spend…on…”的句型时,要求学生把“我花了50元买这件大衣。”这句话翻译成英语。有一个学生立刻使用句型译出“I spent 50 on the coat.”随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个句子有多种译法,想好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讲。同学们纷纷给出回答:

It took me 50 to buy the coat.

The coat is 50.

I spent 50 buying the coat.

I paid 50 for the coat.

其中有些句子连我本人也没有想到,学生却翻译出来了,这充分体现了主动学习的创新思维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三、摆脱师威的束缚,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

   长期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具有一种天然的权威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不经意的,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思维判断的主观性。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起指导、组织、营造氛围的作用,要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发表意见,必要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左右他们的意见。既要让学生摆脱师威的束缚,更要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自主地去参与、实践、体验。

   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少教师大胆采用了小组围坐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学生“影剧院式”的座位排列方式,扩大了学生交往的空间,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还有不少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课堂的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使用民主性的教学用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即使是错误的想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参与评价过程。例如:在讲初一英语“Unit 10”这一单元时,围绕“Go shopping”这一主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分别充当售货员、顾客、朋友等角色,运用课文里的购物用语,以及如何谈论货物好坏的句子,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表演完毕,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在课堂讨论后,我对学生的回答作了恰当的评价。评价中经常使用Good, not bad, excellent……等等赞语。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呵护,也就会把自己看成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去参与合作、交流。

   四、摆脱学习时空上的束缚,让学生尽显个性

   个性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些差异,“一刀切”的做法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同一任务,有的学生不用一分钟就能完成,而有的学生用五分钟也不一定能完成,甚至有的学生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课内自学自己喜欢的其他内容,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在课外补缺补漏。这样,可使学生各取所需,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空间上看,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自习、复习、观察、查阅资料等,即使在课堂上,学生也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如讨论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也可以自由寻找帮助解疑的对象,甚至可以跨年级段寻求合作。摆脱了学习时空上的束缚,有利于学生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扬长避短,有利于个体在学习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自由选择,个性更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机会,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活动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量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