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 > 课题概况

关于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裴红霞  发布时间:2014-06-22  浏览次数:

关于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的调查报告(三)

——以东安实验学校高年级为例

    一、调查设计与调查说明

    1.问卷设计。按照年级和学科,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低年级语文组,高年级语文组,初中组,综合组。本问卷由高年级语文组组长设计,由组内各位成员参与发放与收集。问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信心等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

2.调查样本。对东安实验学校小学部的中高年级200名新市民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的学生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3.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班级,较规范地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的访谈调查;观察学校、班级的具体现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到所需数据;查找大量文献,对小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也就是说综合运用了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和文献研究。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习习惯

预习习惯

天天预习

经常预习

偶尔预习

不预习

人数

36

61

65

38

比率

18%

30.5%

32.5%

19%

做笔记习惯

边听边记老师重复多次的内容

经常记录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老师催促才记

从来不记

37

87

62

14

18.5%

43.5%

31%

7%

复习习惯

天天复习

经常复习

偶尔复习

不复习

17

45

91

47

8.5%

22.5%

45.5%

23.5%

及时订正的习惯

订正并积累经验

经常复习错题集

一错就改,

只订正

老师督促下订正

从不订正

71

21

30

66

12

30.5%

10.5%

15%

33%

6%

   上表从四个方面呈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关系密切,往往学习习惯影响着学习能力的增长。在200个随机抽取的四-六年级新市民子女样本中,仅有18%的学生养成了天天预习的习惯,还有19%的学生没有一点预习习惯。新课标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都在强调预习,可惜只有30.5%的孩子养成了天天预习的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鼓励、督促、指导学生加强预习,在预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做笔记习惯的现状更令人堪忧。有7%的孩子从来不记笔记,有31%的学生在老师的催促下才记笔记,有43.5%孩子需要老师呈现重点内容才能记忆,18.5%的孩子能主动记下老师重复多次的内容。做笔记的习惯反应了多种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选择力、思辨力甚至良好学习心理,没有这些能力的支持,就不能达到主动有选择地记忆重点知识的习惯。从上表看出,四-六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状况不是很乐观。这一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影响着学习能力的增长,它和学习能力互为影响,互为因果。

复习功课既是一种习惯,也是综合学习能力的反映。相对而言课后复习的习惯,在新市民子女身上更是缺失。样本中有23.5%的学生,偶尔复习的学生有45.5%,经常复习的占22.5%,天天复习的仅有8.5%。可见新市民子女在家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有复习习惯的人太少了。这不得不联系到家庭教育的影响,需要教师细致工作,发挥家校合力,指导学生有效复习。

订正错题的习惯是学习的自我弥补与矫正,反映着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订正并积累经验的有71个,占30.5%,经常复习错题集的有10.5%,只是订正的有15%,老师督促下订正的有33%,从不订正的有6%。与复习功课相比,订正习惯稍微好一些。

2.学习方法

遇到难题

         借助工具书

上网查询

问老师父母

视而不见,放弃

人数

106

14

21

59

比率

53%

7%

10.5%

29.5%

小组讨论

 

讨论无关话题

一开始讨论话题,后来就远离话题

认真听不发言

认真参与讨论,有始有终

人数

28

32

64

76

比率

14%

16%

32%

38%

系统归纳总结知识

 

来不会

只针对自己感兴趣的

每天都会

人数

44

130

26

比率

22%

65%

13%

学习方法影响着学习能力的增长,问卷调查了三方面的现状,一是遇到难题学生采取的方法:有53%的孩子知道借助工具书,这个比例比较大,令人欣喜,可是结合后来的访谈才知道孩子把“课课通”等直接告知答案的教辅用书作为学习的工具书了;上网查询的只有7%,原因是家中没有网络;能上课问老师的占10.5%,而放弃的占了29.5%。这个现状真正反映了新市民在遇到困难时不能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应对。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直接反映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讨论无关话题的有14%,一开始讨论话题,后来就远离话题占16%,认真听不发言32%,反映了孩子参与能力的不足,也暗示了孩子的不自信;真正认真参与讨论,有始有终的占38%

系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就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这是学习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样本调查中,从来不会建构知识的占22%,只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积极建构的有65%,每天都会主动回顾,建构完善个人知识系统的有13%

3.学习心理能力

据问卷反映,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发现自己的想法和老师所讲的有差异,会及时放弃自己的想法,并接受老师的讲解,但这并不会影响听课的心情的学生占了72个,占36%;会放弃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师的讲解,但会觉得有点受挫,随后心情会有波动的占8%;会放弃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师的讲解,但接下来的时间听课心情很差,感觉自己被否定的占14%;不会放弃自己的想法,但也不会及时提出,心里一直纠结着有52个,占26%;不会放弃自己的想法直接举手向老师提出疑问占24%。这反映了孩子们在学习时需要得到认可,老师的认可影响着学习情绪,不能很好地主宰自己学习情绪的学生比较多。

二、调查结论

新市民子女学习能力较差的原因分析:

1、来自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共性,也有个性。因而,对他们进行教育,不但需要一定的教育能力,还需要比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同时还需要讲究科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付出诚挚的爱心,这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教育者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在此前提下进行因材施教,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收到教育实效。但是这种能取得教育实效的爱必须是纯洁、健康的爱,必须是真诚、持久的爱,必须是能让学生领悟、体会到的爱。

2、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与学关系一度陷入“教师满堂灌、学生重负担、效果一般般”的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怪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与学关系的不断改善,学生负担得到了一定的减轻,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但应试教育造成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低层次的,停留在多读、多背、多写、多练、记笔记、做作业上。要想真正获得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对学习的情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

我们调查的新市民子女,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低层次的,停留在多读、多背、多写、多练、记笔记、做作业上。根据调查,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赖于教师的搀扶,学习效率低,有的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由“不会学”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学生的主动解决问题、参与小组讨论、构建知识系统等方面需要着重培养。

4、来自家庭环境的原因

调查对象为新市民子女,其家长平时忙于作,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强,整体素质不够高,所以很少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过问。久而久之就使一部分的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写作业时拖拉,不够认真等。还有和父母的知识程度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相比较而言,维语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培养新市民子女学生学习能力主要的阵地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自觉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向课外迁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要进行“生活化”教学,要注意联合家长,发挥家校合力,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东安实验学校  裴红霞执笔

【本文章为课题成果,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