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初中数学微视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课题管理 > 初中数学微视频 > 课题概况

初中数学应用交互式微视频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调查分析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吴彩娣  发布时间:2016-12-14  浏览次数:

初中数学应用交互式微视频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课题《初中数学应用交互式微视频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为了更有效的展开该问题的研究,提升研究的实效性。进而成功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真正实现学生互助、合作学习;以期辅助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特展开如下的调查;并认真研究和分析调查结果,寻求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和方法。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东安实验学校全体初中部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统计和分析:

 

1、你喜欢学习数学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调查显示选择“非常喜欢”的有5人,“喜欢”的有13人,“不喜欢”的共有7人,其中选择“不喜欢”的占到被调查对象的28%

 

从调查数据来看,进入初三后,由于知识综合,难度增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急剧降低。

 

你在学习初三数学时,感觉难度大吗?

 

A、非常大     B、大     C、不大

 

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选择A的有6人,占24%,选择B的有13人,占52%,选择C的有6人,占24%

 

由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还是没有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数学课上你能专心听课多少分钟?(估计)

 

A25分钟以上   B10——25分钟   C10分钟以下

 

汇总调查问卷,选择A的有4人,选择B的有18人,占被调查总体的72%,有3人选择了C选项。

 

统计结果显示,大多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10——25分钟之间,这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

 

什么样的数学课堂让你感兴趣、有学习激情?

 

A、教师满堂灌  B、师生讲练结合C、教师主导学生配合  D、学生主体教师辅助

 

选择“教师满堂灌”的为0,喜欢“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有21人,大大的占据了被调查的总体。

 

由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满堂灌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用现代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学生给钉在了极度讨厌的柱子上了,学生内心更期待以自身为学习主体。

 

你会在课前主动预习、复习数学知识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统计显示,选择A的有9人,占36%,选择B的有13人,占52%,选择C的占12%

 

小结:大多学生还是有学习的意愿,愿意主动学习。

 

你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学习任务和作业吗?

 

A、能    B、不能

 

选择”不能“独立完成的有17人,占68%

 

结论:随着初三数学知识的综合与对解题能力要求的提高,很多学生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还有待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解题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你会主动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吗?

 

 会问老师   B、选择问同学   C、从不询问

 

统计结果显示,选择A的有4人,占16%。选择B的有12人,占48%的比例,选择C的有9人,占36%

 

个人认为,初三学生灵活处理学习中所遇见的疑难问题的意识淡薄,学习没有上进心。

 

8、在数学课堂上你会主动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A、会      B、不会

 

统计结果显示,选择A”的有11人,占44%,选择“B”的有14人,占56%

 

从所占比例看,学生进入初三后,因为知识结构复杂化,以及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

 

数学课上你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无所谓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A的有3人,占12%。选择B的有7人,占28%。选择C的有15人,占60%

 

从数据上看,大多学生对与同学合作交流持“无所谓”的态度,个人认为,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学生的学习意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第二、学生不知道如何合作交流。

 

你知道什么是“微视频”吗?

 

A、知道   B、听说过    C、不知道

 

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知道”的人数有21人,占84%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条件、意识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对“微视频”尚无认识,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还没有体验。

 

四、调查总结与反思:

 

针对上述调查数据,个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对当下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而担忧。在现今全市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能扭转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改观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变革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一系列的问题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对此,个人潜心思考,与同仁商讨,向书本学习。通过不懈努力,有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认识和想法,以期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做点事情,助推初三同学能取得更好地数学成绩。

 

(一)、巧用数学“微视频”,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微视频”基本没有认识。可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微视频”等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悄悄的走入了学生的课堂,这一崭新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分散了学习中的难点,使空洞的说教变成了直观的对话,引发了学生主动对问题的思考,激起学生合作交流的需求。那如何才能让教学“微视频”效益最大化呢?

 

1、教师录制数学“微视频”,要贴近现实生活、走入学生身心。

 

数学学科,讲究严密性,逻辑性强,很容易被老师上的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经常出现,前台老师滔滔不绝,后面学生昏昏欲睡。如何能在课堂上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当然,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播放老师自己录制的一小段”微视频“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通过播放“微视频”,及时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应用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录制现实生活中木工做门框的场景。问:木工师傅想检验自己做好的门框是否符合标准,你有办法帮忙解决吗?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和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的结合,会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会让整节课堂充满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交流、辩论。在相互质疑中,让每个学生受益满满,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丰富了生活的阅历。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其实有很多,只要老师稍微留心一下身边的生活就会有发现,并做好及时的录制就可以了。这样获得的“微视频”才能更贴近学生的身心,从而让我们的“教”变得不再那么苍白无力。

 

学生录制数学“微视频”,要变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今,手机、相机、DV等电子产品已经走入到我们平常家庭,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使用这些设备,把在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拍下来,或者录制下来。在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同学看,这些问题来源于生活,由学生自己提供,当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中渗透数学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施教于学。学生不仅可以提供数学问题,也可以把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所想到的巧妙办法,录制成短小精致的小视频,再集中播放,展现该生的思路。这种方式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思考,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设备,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生活的能力,同时还助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

 

巧用网络资源,下载“微视频”为我所用。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时代,各种电子设备层出不穷。我们的生活因为高科技的迈入而变得丰富多彩。有很多共享的资源能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事半功倍,教学上更是显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势。在教学前,可以到网络上去搜集相关教学内容的“微视频”以备所用,这样能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网络上的东西太过琐碎,内容也参差不齐。所以,在选择所需视频的时候,教师要颇费一番心思,认真甄别,去伪存真,以达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为我所用。

 

(二)、努力做好学法指导,达到数学学习效益化。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采用得学习方法不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存在缺陷,而且学习时大多都是单打独斗,不懂的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对此,我个人的观点如下:

 

1)、加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数学教学重在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三的学生尤其需要。所以在指导学生做题时,要强化学生的解题步骤。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习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思考方法,从学生的认知结构考虑,目前学生在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有相当的上升余地,教师要给予多方面的引导。如: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层层暴漏自己的思维,更广阔的展现给学生;或者变换相同知识点,通过变式习题的设置,强化巩固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通过设置小梯度,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总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强化学生团队建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愿。

 

     学习虽是个人行为,但更需要团队作战。如何形成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不会和人合作,也不愿意和他人合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处理。第一、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然后,教师合理对学生分类,可以依据个性互补,学科知识兼顾为原则,科学的给学生分组,固定组别和组长,分配组员任务。建立健全的小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固定的小组合作团队。第二、在实施教学中,要不断的刺激学习小组,不孤立表扬一个学生,而对团队提出要求,使既定团队及时走入正轨。比如,可以要求他们合作制作有关章节的教学“微视频”,对团队提出要求,下达任务,定期完成,及时检查完成效果